一颗足球滚动在赣鄱大地,运行轨迹所到之处,点燃的不仅是绿茵场上的激情,更催生了一场以体促融,开启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。8月3日,赣超四轮比赛过后,这种实践路径逐渐清晰。
樟树抓住作为宜春队主场的机会,街头巷尾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清汤、一道道药香四溢的药膳,在氤氲热气中唤醒了“药不到樟树不齐,药不过樟树不灵”的“药都”记忆,“助攻”当地传统中医药乘势而上。
泰和作为吉安队的主场,将赛场打造成庐陵文化展示平台。场外同样精彩,乌鸡滋补汤、酱菜琳琅满目;螺溪小龙虾、南门河田螺、清凉仙冻等特色美食,让远道而来的球迷和游客感受这片土地的丰饶。
鹰潭巧用赣超赛事带来的热度,“龙虎山道礼”主题市集人声鼎沸,同时创新推出“热点赛事+夜市招聘”模式,在赛场外设置“就业服务区”,通过现场推介、直播带岗等方式,招才引才。
赣超的魅力,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输赢,诠释着“足球搭台、城市连心”的深意,一股文明之风已从看台吹到了场外,在赣鄱大地悄然流动。
7月20日晚,南昌队与九江队的比赛结束之后,八一体育场8号、9号看台的九江球迷自发清理垃圾。矿泉水瓶、食品包装袋、加油助威的彩带……一一被仔细捡起,装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。
当做客上饶体育中心的南昌队3:0领先时,南昌球迷主动为上饶队加油,齐声呼喊“上饶进一个”。这一刻,温情超越了胜负。比赛结束后,志愿者拿着垃圾袋穿梭在看台上,捡起散落的垃圾,不少球迷也加入清理行列。
赣鄱大地劲吹的文明新风,在绿茵场上全力拼搏的荷尔蒙里,在城市间互致的“情书”、互推的宣传片中,在赛场外井然有序停放的球迷车辆旁,在志愿者浸透汗水的T恤上。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格局里,文体旅融合带来的跨区域文化交流,由此衍生的文明互鉴、共同提升,恰似没有终场哨的加时赛。
“政府主导+地方协同+协会运营”的创新模式,从体制机制层面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域壁垒,促使不同城市在赛事组织、后勤保障、球迷服务等方面深度协作,形成跨越行政区域边界的协同网络。
正如泰和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陈国强所说:“一两场比赛带来的热度是暂时的,我们要探索的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长效路径。”上犹县则打造全年不断的“赛事日历”:春有越野赛、夏有水上季、秋有匹克球赛、冬有徒步会。上犹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经济价值。
江西的以体促融实践揭示出一个清晰逻辑:体育赛事可以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纽带。它打破了地域分割,创造了城市间交流的新场景;它带动了资源流动,促进了多项产业的深度融合;它激发了百姓的自豪感,凝聚了共建共享的发展共识。(吴志刚)